“电力市场不是降价,不是让电力企业割肉,还牵涉到国家战略”、“电力市场的发育必须要有售电公司,特别是现货市场,更离不开售电公司,但售电公司要精细化、技能化。”针对当下电力改革中的众多焦点问题,资深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解读,观点一针见血、振聋发聩。
电改是为了让电价回归市场 让行业更有竞争力
怎么认识和执行“电改9号文”?“‘电改9号文’的总目标是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降低成本。之前国家设定的上网电价和电网公司的销售电价,已经给了电力工业比较大的空间。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形势不是很好的大背景下,要让中国的企业在世界上保持竞争力,需要把国家此前赋予的利润拿出来一部分补贴给企业,因为我国工商业的电价成本,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很高的。这是正常行为,不是让发电企业割肉,这里面牵涉到国家战略。”
专家认为,电改打破了电网企业的统购统销和剪刀差式的盈利模式,以后的电网企业更倾向于向公益性企业过渡。为了形象说明问题,他以某地建充电桩为例进行了分析:十年前,中海油、中石化要建充电桩,找到当地的供电局,他们当时征求我的意见,我当时负责供电业务监管,正好在当地检查,我认为可以建,但最终没通过。直到这两年售电市场放开,售电公司放开,市场上建了很多充电桩,才倒逼当地供电局建了6000多个充电桩。
“供电局卖电,是坐在营业厅等着用户上门,售电公司卖电,是背着包上用户的门,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。只有上门求客户的,才有服务的原动力。所以要改革电网公司。”
专家表示,此次电改是放开两头,除了要改革电网公司,还要改革发电企业。
“现在的发电企业没有任何经营活动,因为项目的圈地审批是政府,上网电价和发电量也都是政府制定,所以发电企业就相当于政府的一个车间,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。前总理朱镕基曾经说过,一个垄断的行业是不可能有竞争,更不可能有创新的。国家现在提倡创新发展,就是要打破垄断,在这个基础上,电价交给市场决定。”
专家表示,在原有的电力体制下,不管是电厂的上网电价,还是用户的用电价格,都是政府定。政府定价机制的滞后,会造成在用电紧张的时候,电厂的一部分机组闲置。因为没给价格疏导,煤价又高,多发一度电就意味着多亏损一度电,所以宁愿闲置。电改的目的之一,就是要打通市场,合理配置资源。
电改不能一蹴而就 一定要循序渐进
“电力市场一定是循序渐进的,从一名词的变化就可以看得到,最早的电监会时期叫做‘直供电’,供是供给,主要在于供给侧;之后改成叫‘直购电’,开始有了购买的意思;之后叫‘直接交易’,从购变成交易,这是一种行为,再从交易走向电力市场。随着现货市场的建立,将真正走进电力市场。整个的发育过程,是一步一步过来的。”
“国外电力走了二十多年,有成功的经验,也有失败的教训,当年东北市场和华东市场的电力改革就曾经用过澳洲的单边市场,但后来遇到了瓶颈,因为没有跟用户直接对接,在一次能源成本上涨的时候,电力是很难销出去的;美国市场采用的是pjm模式,全电量管理,也就是集中式。有很多的断面,有很多的节点,类似于广东市场;英国市场从原来的电力库到后面的电力双边交易,走的是分散式,全部走物理合同签约,因为少量阻塞。”
专家表示,中国电力市场有自己的特色,可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,但不能照搬国外经验。“采用什么模式,没有对、错之分,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要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、区域特点和省内市场的特点来设计市场。”
“电改是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,但不是一拥而上,不应该搞大跃进,先要有试点,要稳步推进,适合搞市场的省区搞市场,适合搞区域的省区搞区域。比如某省份,就三家火电厂、一家核电厂,也搞一个电力市场,我觉得是浪费。” 专家介绍,美国有50个州,也不是所有的州都搞了电力市场,也不是所有的州都是pjm模式。
电改不是降电价 供大于求提供了改革的时间窗口
“有很多人问我,你说电力市场不是降价,为什么现在都是降价,都是让我们发电企业出血?我说对了!如果现阶段不降价,说明规则错了,因为现在供大于求,供大于求都不降价,什么时候降价?供大于求给改革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。有人追问,供大于求,我们降价,如果将来缺电,供需紧张的时候,市场还搞不搞?我说供需紧张的时候,更显出市场的重要性。”
为什么?专家举了一个电监会曾去广东调研时的事例进行说明:02年到12年,广东、广西十年缺电,拉响了红色警报。由于当时没有市场价格机制,广东、广西为了解决缺电问题,对部分用户收取费用,然后由用户把钱交给电厂,拿高价电。用户因而可以减少错峰,乃至无错峰用电。当时特别是广东地区,有400万的9e机组,发电不充分,可是当时我们没有市场,没有这么一个价格机制,所以就只能自己悄悄的发电和交易。当时还取了个名字,叫“高来高去”,后来改成了“来料加工”。“来料加工”是说用户愿意用电,我出钱,我买燃料给你,电厂帮我加工,实际上电厂还是在涨价。
广东大部分用户是出口型的用电企业,当地很多出口型电力大用户仍然愿意从电厂买电,因为度电产值很高,只要有电就可以完成国际订单,其获利会远远超过用电成本。
专家透露,这些电力大用户即使不多花这笔钱买电,自己也会买柴油机发电,尽管柴油机度电成本2.8元,因为一旦用电紧张让他们错峰生产,一个几万人的工厂,生产是很难安排的,而且国际订单的违约赔偿是非常高的。但如果把柴油机发电的这些钱给到9e机组,这些机组的度电技术成本只需要1.05元。所以用电紧张的时候,一样可以搞市场。
电改离不开售电公司 但售电公司在分化
“广东16年引进了售电公司,很多人都说是皮包公司,尤其电网企业。因为售电公司把用户找过来,再到电厂去拿电量,两个价差一比,就是自己的收入,而且前期的收入还很高,特别一开始那几个月,因为还没有传达给用户,收入非常高,很多领导认为这有问题,我说没有关系,随着市场的发育,他肯定会传导给用户,如果售电公司赚了暴利不传达给用户,用户会反过来找他麻烦。”
专家认为,广东第一批售电公司赚了不少钱,是因为最初准入的时候释放了12家售电公司,而现在在交易中心注册的售电公司是400家,实际参加交易行为的有100多家。随着售电公司的放开,用户的选择性一增加,售电公司的暴利自然就回落了,这是市场规律,不要过多行政干涉。
“如果没有售电公司存在,现货市场是搞不了的。因为现货市场的价格,比目前的月度电量交易复杂得多。在现货市场,如果用户每天去跟踪价格的波动,这个用户估计没法好好用电了。所以他去买售电公司的套餐,去选择适合他自己生产的用电曲线套餐。而中间的用电风险,由售电公司来承担。”为了说明售电公司的作用,专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,“售电公司是股市里的基金公司,股市的稳定需要基金公司,如果都是散户,股市肯定不稳定。同样,电力市场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售电公司,也搞不下去。所以说售电公司是市场发育必须存在的,也是必要的。”
现货市场下 售电公司要精细化、技能化
电力市场需要售电公司,不代表售电公司可以坐享其成。专家表示,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成熟,售电公司竞争逐渐激烈,将从最原始的、单一的、大行大市的经营方式,逐渐转为精细化、技能化,也就是说售电公司会逐渐分化。有些售电公司收完电量以后,会交给他的上游售电公司去参加一级批发市场,不像目前的售电公司,有一个用户,不管有没有实力,大家都去抢。以后只有专业化的售电公司,才能干一级批发市场的事。
“独立售电公司类似于股市里的私募基金。发电企业、电网公司的售电公司,类似于公募基金,他们有不同点,对于民营售电公司来说,关键是怎么把人才储备好,只要有精干的人才,一样可以在市场上玩。”
专家表示,评价售电公司,不要拿十年后的标准来评价当下的售电公司模型,要给他们发育的过程。
电改成败与否 要看三大指标
“电改的成功和失败,主要看电力管理效率、电力投资效率和电力运行效益三个指标。”
专家透露,通过竞争的方式,让电厂提高管理效率,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。“在和一些电厂的沟通过程中,他们反映在正在节约一切能省的开支,加强内部管理。”
“电力投资效率,一定要看电力市场的中长期价格。因为电厂的运营需要时间,不是今天投资,明天就能发电。如果只看现货价格,容易以偏概全,毕竟现货价格受很多因素影响,比如节点阻塞,价格上升,而一旦疏通,价格又会很快下降。现行的中长期交易,尽管有时候会受到某些行政因素的干扰,但还是能反映出一个长期投资效率的。” 专家认为,高效的电力投资模式,是将中长期价格和现货价格结合,引导投资效益。
“电力市场改革后,调度运行方式会改变,随着价格的变化,发电的运行方式也会改变,用户端的用电方式会大改变。随着这三大方式和整个电力消费习惯的改变,电力系统会出现很多新的技术,比如用户会安装储能系统,而安装储能带来的功率增长、冲击负荷,又会催生一批新的电力技术。” 专家表示,电改对于电力运行效益的提高值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