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省能源局近日印发《吉林省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。规划指出,到2020年吉林省风电装机550 万千瓦。在长春、吉林、延边中东部地区统筹考虑风能资源、接入条件、用电负荷等情况,加大分散式风电接入规模。稳步推进西部地区已规划风电场的续建项目,依托洮南、长岭500千伏变电站的相继投入运行,扩大洮南、长岭风电接入规模。扩大风电清洁供暖规模,实施风电制氢示范等风电综合利用工程。“十三五”期间新增装机规模105 万千瓦。值得一提的是,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第一季度并网运行情况显示,吉林省弃风率达到44%,成为全国第一弃风大省。
“十二五”吉林风电主要成就:
截至2015 年末,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611.4 万千瓦,年均增长5.1%,人均装机达到0.95 千瓦。
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。5 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稳步推进,风电清洁供暖示范项目相继建成投产。到2015 年底,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75 万千瓦,比“十一五”末增长32.9%,占总装机容量比重提高到33.5%。
重大能源项目稳步推进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省能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00 亿元,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.8%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较快发展,能源科技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。
能源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。富余电力消纳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实施工业用电奖励政策,扩大电力交易试点范围,大力推进风电清洁供暖、背压机组供热改造等示范试点项目建设,积极争取外送电量配额。
吉林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:
新能源产业发展缓慢。我省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、油页岩资源丰富,由于受技术、环境、电力消纳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,优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。特别是风电发展面临较大困境,受冬季供热和调峰影响,弃风现象比较突出。
“十三五”吉林省能源发展规划:
“十三五”要优化电源结构,合理控制电源项目建设节奏。按就地消纳与输出相结合,集中与分散并举的原则,适度发展风电,大力推广太阳能分布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。到2020 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648.8 万千瓦。风电装机550 万千瓦,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.5%。
1、要适度有序开发风电。继续推进西部已规划风电场的续建项目,扩大风电清洁供暖规模,实施风电制氢等风电综合利用示范工程。优先发展光伏发电。积极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,鼓励采用风光储、光伏农牧业等开发方式,建设地面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。
2、要推进能源技术革命创新,高效太阳能发电、大容量风电技术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发和应用,推广双向互动智能计量技术应用,到2020 年,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。
3、在长春、吉林、延边中东部地区统筹考虑风能资源、接入条件、用电负荷等情况,加大分散式风电接入规模。稳步推进西部地区已规划风电场的续建项目,依托洮南、长岭500千伏变电站的相继投入运行,扩大洮南、长岭风电接入规模。扩大风电清洁供暖规模,实施风电制氢示范等风电综合利用工程。“十三五”期间新增装机规模105 万千瓦。
4、推进智慧能源项目建设。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项目建设。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能力,鼓励利用风、光、水、煤等资源组合优势,开展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一体化运行示范。重点在白城、吉林、松原等具备开展多能互补条件的地区推进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设。
5、合理推广风电供暖工程。本着先易后难、逐步推开的原则,在学校、公共建筑、小锅炉替代等方面采用电能清洁供暖,在风电富余地区合理推广采用蓄热式电锅炉的电采暖方式,提高对弃风电力的消纳能力;通过对电热膜、地源热泵等技术的推广应用,加快电采暖在全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应用。
6、壮大能源装备产业,重点增强风电设备主机和关配套件的创新研发能力。发挥龙头企业优势,逐步形成特色突出的能源装备制造集中地和产业集聚区。以吉林明阳、华锐风电、三一电气等风电整机龙头企业为依托,采取有力措施,增强风电设备主机和关键配套件的创新研发能力,掌握核心技术,提高1.5-3 兆瓦主机产量。支持中材科技、大安晨飞、国电吉林通力等风机叶片、零部件制造企业力争稳产上产。
7、加快建设特高压外送通道,促进风电消纳。一是继续推进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。二是继续实施工业用电奖励政策。三是加快东北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开工建设。加快推进扎鲁特—青州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,提高风电消纳规模。四是积极推进电能清洁供暖。